當前位置:首頁 > 節日民俗 > 傳統節日 > 福建上杭客家春節習俗

福建上杭客家春節習俗

作者:溫云遠來源:網絡2020-4-8 10:08:54
福建上杭客家春節習俗

“百節年為首”,春節俗稱“過年”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崇尚傳統文化的上杭客家人,過年更有一番濃郁的鄉情與親情以及鮮明的特色。

送灶君

臘月二十三晚“送灶君”,事先從市鎮購回灶君像,寫好灶疏(寫上一家大小姓名年齡),準備好元寶、香燭、三牲、酒、素果等祭品,在灶邊置一“八仙桌”,將祭品放在桌上。全家老少齊集灶神像前行禮,虔城敬送灶君返回天庭述職,祈求灶神在玉帝面前美言賜福消災,來年財丁兩旺,合家平安。一般人家拜祭時只向灶君祈禱幾句“賜福消災,保佑合家平安”之類吉祥話。

入年界

農歷十二月二十五為“年界”。入年界后,要加緊準備過年,外出的人都要趕回家過年。要教育小孩不能相罵,不能講不吉利的話。擇定吉日在屋內掃塵,清洗廚桌板凳,洗曬被褥蚊帳,干干凈凈過年。從入年界始,家家戶戶辦年貨,殺年豬,添置衣服鞋帽,蒸年糕、肉圓,油炸糖棗、豆腐、花生、黃豆等食品。中都、稔田等地還做米臘糖。

過大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這天,家家戶戶要拜菩薩,敬神。各家廳堂要掛起祖先畫像,在大門口貼上鮮紅春聯,谷倉門上,禽畜欄前,家俱床鋪以及水缸邊都要貼上紅紙條,叫做“封歲”,也叫“上紅”。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煥然一新,干干凈凈迎接新年。各家廳堂還要陳設供桌,立香案,擺起雞、魚、肉、果品,敬奉祖先。入夜,燈火徹夜不息,俗稱“照歲”,象征前程光明。各家團圓坐吃年夜飯(稱“團圓飯”),長輩還要給小輩分發壓歲錢,晚上“守歲”,圍爐而坐,聽老者講家訓家風故事,近年多是觀看電視節目。

開大門

正月初一凌晨按《通書》規定的吉利時辰開大門。家家戶戶開門放鞭炮,鞭炮聲此起彼伏熱鬧極了。開門時,還要在廳堂陳設供桌和香案,擺上茶果,點燭燒香敬天公。在歡騰的鞭炮聲中,家家戶戶男女老幼互相拜年祝福。

拜新年

即大年初一,是日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先人們稱之為“三朝”。古時客家人初一早,要按《歷書》所說的吉利方向出行,以迎喜神。初一早餐,習慣要吃“長壽面”,因為面條象征長壽。接著小孩要給長輩拜年,長輩要給孩子糖果,有的還會給“紅包”,稱“掛頸”。到親戚家拜年,一般要帶吉餅、糖果等禮物,主人備茶果接待,有的還要留飲“拜年酒”吃雞腿。拜年活動一般會延至元宵后,甚至正月底。

開小正

鄉俗正月為開小正。是日傍晚燒紙錢,兒童爭唱歌謠:“火燒門前紙,各人尋本事。大人做生意,細人學寫字”。

鬧新春

從過年開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樂活動不斷,以游龍燈、花燈、船燈、舞獅為多,有的人從正月初一起開始活動。龍燈、花燈、船燈和獅隊來到前,會預先發帖,來后要給他們送紅包、吃點心。龍燈、花燈、船燈、獅隊等除到各家各戶表演外,還要到村中各廟會和祠堂給神靈及祖先拜年。逢到春節后的第一個墟期,各路龍燈、船燈、獅燈都要到墟上表演,叫做“開墟”。聽老一輩說,從前的老習俗還時興走家串戶“吹新年”。即年輕人組成隊伍吹嗩吶、敲鑼鼓,挨家挨戶,可以討來個小紅包?,F在這種習俗已經漸漸少了,甚至銷聲匿跡了。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聯系我們 電子郵件聯系我們

吉ICP備13004070號-14   吉公網安備22012202000031號

被做爽了的细节过程 礼泉县| 眉山市| 葵青区| 麟游县| 阳高县| 芦溪县| 沂水县| 岳池县| 宿州市| 胶州市| 永州市| 内乡县| 沙田区| 乡宁县| 肇州县| 柳河县| 高碑店市| 科技| 唐河县| 秦安县| 兴国县| 张家川| 威远县| 泽州县| 桐城市| 宣恩县| 万州区| 那坡县| 商丘市| 刚察县| 漳州市| 循化| 郑州市| 沭阳县| 炉霍县| 健康| 台东市| 察雅县| 虎林市| 新和县| 广水市| http://www.124.com http://www.124.com http://www.12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