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城過春節,習慣上從臘月甘四日“送灶”開始,到正月初五“出年界”為止,其中包括“送灶”、“入年嫁”、“除夕”、“元旦”等?!叭肽杲纭敝?,家家戶戶都要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衛生大掃除(俗稱“kiu屋”),力求清潔。
送灶
臘月甘四日(或廿三日)送“灶君”上天。晚飯后,把灶臺、幾案、鍋碗瓢盆洗滌干凈,在“灶君”神位前供上桔餅、甘蔗、冬瓜糖、柿餅等諸般素品,然后焚香燭,將原來貼在灶后墻上的“灶君”像(或寫上“九天東廚司命灶君”的紅紙)撕下燒去,最后放鞭炮,送灶完成。至正月十三日或十四日,又如法供奉,貼上新的“灶君”像,叫“接灶”。各種貢品里頭甘蔗是不能少的,整根放在灶臺上斜靠在墻上,甘蔗上帖小張紅紙條,其它貢品上也放張紅紙條。
入年嫁
臘月廿五日為入年嫁,是民間技像安神的日子。家家戶戶在廳堂中掛上自己祖宗的畫像或家圖(直至元宵節后才收下),換貼天地、祖宗、“土神”等神位,貼上春聯、年畫、吉祥圖、吉祥語等。貼春聯時還要把家里的桌椅板凳啊,各種用具都要貼一小張紅紙頭,連墻上的釘子也裹上紅紙。到年二十八九年三十夜這三天是一年里最忙時節了,每家每戶都在準備年料,炒豆子、炒花生、炒地瓜片、蒸糖糕、炸麻蛋子、煮米凍、池雞、池大草魚等等。
除夕
除夕俗叫大年日。這天,要將下鍋的生米稍煮令軟撈起準備初一、初二食的“歲飯”,盛社飯甑里稍蒸后抬起,用凳墊著放在廳堂中供奉祖宗。飯甑外壁貼紅紙花,飯上放有桂圓、紅棗、花生(外殼染紅)、紅蛋等,并插上“搖錢樹”(家庭主婦用紅紙剪成一串串錢幣掛在烏柏樹枝上叫“搖錢樹”)還有插上紅筷子。飯甑后邊設香案,除點燭燒香之外,還擺有雞、魚、肉、芹菜、大蒜、糕餅等葷素供品,以祈招財進寶、四季平安。
年三十晚上,全家吃一頓豐盛的晚餐,酒、紅蛋、面條、是少不了的,連不喝酒的小孩也要小咪一口。叫“吃年飯”;廳堂及各個房間都點火開燈,長夜不熄,叫“點歲火”當然燒香放炮堆松明燒歲火是少不了的。小孩都盼過年終于盼來了那時我們小孩都會把新衣服新鞋子放到床頭好年初一早早起來穿,那晚大人都會叫我們那晚睡覺時腳要伸直這樣才會長高。連城城關,過年還有不食鴨、不食米粉一說,因“鴨”與“押”諧音,米粉像繩索,又是白的,認為食鴨與米粉,來年會有刑災;家家不掃地、不倒垃圾,否則,認為將財掃走、倒掉,來年會破財。
“送年”
女兒出嫁了娘家要給女兒送年一般在臘月甘二到年三十這段時間送。
立春
有“新年春”和“老年春”之分,“新年春”熱鬧一些。那天,家家戶戶大門口都要插蠟葉,蠟葉上粘上紅紙條,交春那會每家每戶鞭炮齊鳴,鞭炮煙和燒松明的煙混合起來,整個小城都籠罩在煙霧之下。據說交春那一刻立一枚雞蛋在神桌上手放開那雞蛋能立住。
正月
正月初一日按農歷歷法推定的時辰大開中門,燒香燭,堆松明,大放鞭炮,貼上“開門大吉,萬事如意”的紅紙條,俗稱“開門”。清早或上午到祖祠祭拜祖宗圖像。這一天第一次與人見面要互相拜賀,根據不同對象互道吉祥語,如“加福加壽”、“財發萬金”、“步步高升”等。
初一吃年糕,意謂年年高升;吃桔餅,意謂諸事大吉;吃咸魚(諧意“行時),意謂時運亨通。(初一不煮生米,不掃地)這天大人們都會到自己宗親祖叔家拜年品嘗各家釀制的老酒,孩子們則拿著紅包上街買玩具買鞭炮。隨著初一的到來街上開始能聽到敲鑼打鼓聲,舞龍舞獅又開始了。他們的隊伍走家串戶,誰家在門口放串鞭炮他們的隊伍就進那家里舞。小孩跟在他們隊伍后方撿那些沒有炸了的鞭炮樂此不疲。根據連城當地的風俗,這種表演意在為人家驅趕邪魔歪氣。
拜年初二起給親友拜年,所謂“初一祖,初二郎”,意即初一拜祖宗,初二開始外甥給娘舅、女婿給岳父岳母拜年。拜年的時間可遲至初五,但過去大多數人家經濟不寬裕,“年初五、六,有酒無肉”,沒有好招待了。
初四拜圖(拜族譜這里說的是蓮峰文川李氏)那天李氏宗親都要拿著香燭、鞭炮到老屋祠堂來拜圖,此圖其實是一張掛在廳堂的超大族譜大約二十幾平米。此圖每一世為一層,條系于名下或一子至幾子而止非常清楚畫工細致。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元夕”、“上元”、“燈節”,有游龍、游燈等活動。十三至十五日夜晚,均有游龍燈。龍燈有“滾龍”、“紅龍”、“大龍”各種,花燈有方、圓、菱、多角形等式樣,玲瓏透剔,燦爛輝煌。伴游的還有少男少女扮裝的“花棚”、“故事”,尾隨彩旗彩車,鑼鼓琴蕭樂隊演奏,樂聲悠揚動聽。沿途單位、商店、居民迎龍接燈的爆竹、焰花響聲喧天,深夜不絕。
元宵節的娛樂活動,較為突出的有城關的游滾龍、花燈,文川的舞龍、舞獅,北團的游角燈,姑田的游大龍,廟前的紅龍纏柱,四堡的游龍燈,羅坊的走故事,隔川的游大花燈等,各具特色,自古就馳名遐邇。
元宵節除游龍游燈外,還有鬧元宵(節日前后宗親齊集祖廟放焰火、飲酒,十番伴奏)、偷青(城關十五日晚飯后,人們都愉摘鄰近榮地的菜葉、蔥、蒜,表示偷來了青,則青春常駐、新年勝舊)、吃珍珠圓等習俗。
二十天川有鬧花燈,過完天川日就不能老呆家里了,該出門的出門,該下地干活的下地干活。其實春節到這里才算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