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民族風情 > 民俗旅游 > 內蒙古赤峰武安州白塔:我國僅存的一座遼代空心磚塔

內蒙古赤峰武安州白塔:我國僅存的一座遼代空心磚塔

作者:不詳來源:網絡2020-4-21 15:52:17
內蒙古赤峰武安州白塔:我國僅存的一座遼代空心磚塔

在我國現存的眾多遼塔之中,有一座位于內蒙古赤峰境內的特殊空心式磚塔。

在歲月的侵蝕下,這座有著上千年歷史的遼塔,損壞嚴重,傾斜角度已經達到3度,正面臨倒塌的危險。

遼塔的起源:“北方佛國”的信仰寄托

遼塔即遼代古塔(有一部分是金或明所建),是遼代建筑藝術的典范之作,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精美藝術表現在我國的古塔中獨樹一幟,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

提起遼代,很多人可能略顯陌生,遼代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由契丹族所建立的朝代。

赤峰武安州白塔

在歷史上,作為一個少數民族政權,相對于中原王朝,遼代和契丹族一直都是較為邊緣的存在。

由于同一時期佛學盛行,導致遼代的各位皇帝都非常信奉佛教,便在境內各地興建了眾多遼塔,以求保佑自身平安,鞏固江山社稷。

但也正是因為對于修建佛塔的過度癡迷,消耗了國家太多的財力和人力,成為遼國此后迅速衰落的原因之一。

當強悍的金兵壓境時,大遼的末代皇帝依然靠修建佛塔來祈求增強國防,最終難逃被滅國的命運。

時過境遷,輝煌不在,只剩遼塔依然矗立在那里,講述著大遼帝國曾經的過往。

赤峰武安州白塔

現存的遼塔:保存下來的不過三成

從我國現存的遼塔遺址來看,除了山西應縣的木塔外,其余的都為磚塔。

遼塔塔形劃分多樣,其中密檐式遼塔是遼塔中最為常見的類型。

所謂密檐式遼塔,就是第一層塔身特別高,一般為4-6米,這段約占全塔的1/5,從第二層開始越來越密集,層層疊加。

目前我國現存的遼塔約有90座,大概占歷史上所建遼塔的1/4。

其中,保存在內蒙古赤峰境內的遼塔共有9座,武安州白塔便是當中最具代表性的遼塔之一。

赤峰武安州白塔

武安州白塔:千年遼塔面臨倒塌危險

在我國現存的眾多遼塔中,有一座構造較為特殊的遼塔,那就是武安州白塔。

武安州白塔位于武安州遺址內部,地處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的武安州遺址,是遼、金、元時期的古城遺址。

遼塔內部多為實心結構,但武安州白塔是現在僅存的一座空心式磚塔,也是現存唯一一座采用穹頂式佛龕的遼塔,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然而,經過上千年的歲月侵蝕,這座千年遼塔如今的情況卻堪憂:

一是武安州白塔的塔體破損較為嚴重。塔基座上的磚幾乎全部脫落,一層大檐全部掉落,塔體部分位置缺失,塔身存在十余道裂縫。

二是人為原因造成武安州白塔的孔洞較多。由于早期違法盜墓活動猖獗,基座附近有多處盜洞,一定程度上也破壞了塔體的穩定;

三是內蒙的獨特地形和氣候環境,也不利于塔式文物的保護。

此外,當地文物保護單位評估后發現,目前的武安州白塔的傾斜角度已經達到3度,再加上空心的塔基,更加劇了倒塌的風險。

多年以來,在多方努力下,武安州白塔的修繕問題已經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

在歲月和戰亂中矗立了上千年,武安州白塔見證了一個歷史時代的興衰,我們希望它能夠盡快得到很好的修繕和保護。

其實,不僅僅是武安州白塔,所有的歷史遺跡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遺產,我們后人有責任,也有義務肩負起保護和修繕的歷史使命,將這些寶貴遺產永遠的流傳下去。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聯系我們 電子郵件聯系我們

吉ICP備13004070號-14   吉公網安備22012202000031號

被做爽了的细节过程 原平市| 新宁县| 教育| 竹山县| 丰城市| 江山市| 应城市| 临沧市| 饶河县| 镇巴县| 常熟市| 琼海市| 西吉县| 凤翔县| 宁河县| 浮山县| 永仁县| 清苑县| 贵阳市| 襄城县| 高平市| 合作市| 临安市| 鹤庆县| 揭阳市| 石河子市| 辽中县| 黄山市| 南召县| 成安县| 钟祥市| 中西区| 青浦区| 泰来县| 越西县| 克拉玛依市| 玛曲县| 改则县| 鸡泽县| 阳西县| 固原市| http://www.123.com http://www.124.com http://www.12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