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最具特色的水上糧倉-新橋苗寨
在貴州省黔東南州雷山縣大塘鄉新橋寨,至今仍保留著大量奇特又實用的“水上糧倉”。這些糧倉建在村寨的水塘中,為全木結構,底部立在露出水面的石墩上,把木質糧食倉庫科學地修建在池塘之中,別具一格,既防火,又防鼠,同時,池塘中還可以養魚、養鵝、養鴨,一舉多得。
獨特的的水上糧倉,是苗寨古建筑中的一大奇觀,新橋苗寨共有153戶居民,建有47座水上糧倉。水上糧倉建在村中位置,其倉數之多,全國獨有。群倉排列有序、錯落有致,在鱗次櫛比的吊腳木樓的映襯下,群倉更顯風格。
62、同緯度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漳江風景區
荔波樟江風景名勝區位于貴州省南部邊陲的荔波縣境內,毗鄰廣西環江、南丹縣, 荔波樟江風景名勝區處在桂林——貴陽——昆明的三角旅游空白區內。由小七孔景區、大七孔景區、水春河景區和樟江風光帶組成??偯娣e426平方千米,主要景點有 58個,其中有世界級景點6個,國家級景點26個。其中大小七孔可謂是黔南風景的精華,小七孔最具代表性。景區內峰巒疊嶂,溪流縱橫,景區景觀動靜和諧,剛柔相濟,蘊含著奇、幽、俊、秀、古、野、險、雄之自然美,被譽為世界上同緯度地區唯一保存完好的一顆“綠色寶石”。
63、最長的峽谷-花江大峽谷
花江大峽谷位于貴州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縣城西南面,中心景區距花江鎮3千米,距縣城18千米,距黃果樹風景區40千米,花江大峽谷是貴州省省級風景名勝區,正在申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國內最長的峽谷。該峽谷深切千米,長約80千米,寬3千米,總面積約300平方千米。
64、最完整的西南山地軍事城堡建筑群-海龍囤
中國中世紀軍事城堡——海龍囤,位于遵義縣太平鄉龍巖山東部,又名龍巖囤。該囤居群山之巔,四面陵絕,左右環溪,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在寬約5公里的冊頂上圍筑土城,各關之間有護墻相連,隨山勢綿延十余里,別有一番氣象。
海龍囤,是古代播州(今遵義)土司楊氏屯駐重兵的軍事要塞。至明萬歷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楊氏第29世土官楊應龍反,遂調集役夫工匠,在其祖先修建的龍巖囤上擴建城堡、宮室,筑前后9關以拒官軍。在寬廣的龍巖山頂圍筑土城、月城三重,建樓房、家廟、倉庫、兵營、水牢于城中,各關之間石墻相連,馬道互通,城堞隨山勢綿延5千米多,氣象十分宏大?,F存銅門關、飛鳳關、朝天關等9道關隘遺址,以及天梯、殿宇等多處遺址均保存完整。
65、水旱溶洞最多的地方-龍宮風景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龍宮,位于貴州省安順市南郊,與舉世聞名的黃果樹大瀑布毗鄰。距貴州省會貴陽市116公里,距安順市僅27公里,全程高速公路直驅,交通十分便利。龍宮風景區是以暗河溶洞為主稱奇、并集旱溶洞、峽谷、瀑布、峰林、絕壁、溪河、石林等多種喀斯特地質地貌景觀為一體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貴州眾多景區中開發時間最早,目前游客最多、基礎設施最為完善的旅游景區,與享譽中外的黃果樹風景區共同構筑了貴州黃金旅游線路。
66、最奇妙的旋水景觀-漩塘
漩塘位于貴州省安順市南郊,為國家一級景點,塘面呈圓形,面積達10000平方米,屬于龍宮的上游。通漩河之水至此沉入地下,變為地下暗河。一個直徑為101米的圓塘,池水不借風力,日日夜夜、年年歲歲永不停歇地沿著順時針方向旋轉,水面上碧綠的浮萍隨著池水旋動。由此鑄就了山不轉水轉的旋水奇觀——龍宮漩塘。景象珍奇,令游客陶醉,中央電視臺科學教育頻道《走進科學》欄目特別就此進行過探密和報道。
據村民反映,漩塘寨搬遷到這里的時間不過100多年,而漩塘在漩塘寨建立以前就已經存在了。村民們認為正是神秘的漩塘護佑了這一方水土。不僅家家戶戶在面朝漩塘開的堂屋里貼佛供奉,而且村民還在距離漩塘最近的一處山腳下立土地廟,以方便過路時隨時恭拜。停立塘邊,可全覽修筑于半山腰的村寨,石墻石瓦,風格獨特,錯落有致。間或塘邊垂釣者,釣起幾尾鯉魚,也會給你帶來一種喜悅。
67、最大的洞中寺院-龍宮觀音洞
觀音洞位于貴州省安順市漩塘短河畔佛手山的山腰。觀音洞洞外一垂直的峭壁上,刻著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先生題寫的“觀音洞”三個大字,每字16平方米,遒勁有力。洞外茂林修竹,一位文人是這樣稱贊的“小河登田養稻,翠竹箐云滿衣?!?
觀音洞是兩個一上一下互相連接的天然洞穴,觀音洞系全國最大的洞中佛堂。觀音洞下洞為大雄寶殿,塑有高大的如來佛、藥師佛、阿彌陀佛及十八羅漢;觀音洞上洞塑著身高12.6米的觀音菩薩及善財童子和龍女。觀音洞上下洞共塑佛像二十七尊,尊尊神態逼真,栩栩如生,兩殿香煙繚繞,平添了神秘肅穆氣氛。
68、最大的洞中瀑布-龍門飛瀑
龍門飛瀑位于貴州省安順市龍宮景區的入口,又稱龍門地下瀑布。龍宮的水流自高向低,完成途經水溶洞的旅程后,匯集由龍門洞口噴瀉而下,形成絕妙的洞中瀑布景觀,飛瀑兩旁,有條棧道透迤而過,壯美不已。被譽為中國洞中瀑布之最,是國內最大的洞中瀑布。
龍門飛瀑落差34米,寬25米。行走在龍宮景區巍峨的山間,看湖水蜿蜒,不能不說是一種美景。而當轟隆的濤聲響徹耳邊時,被稱為中國之最的龍門飛瀑即呈現在眼前。從飛瀑下方的橋上看去,高約50米的洞窟中,一股勁流從洞窟頂部一個月牙形的天窗噴薄而下,像一條憤怒的蛟龍鉆山劈石,一躍而出。瀑布在洞窟中藤蘿苔蘚一片蒼翠碧綠下,宛如仙女舒展長袖,飄然而出。
69、最長的水溶洞-龍宮水溶洞
龍宮水溶洞,位于貴州省安順市南郊的龍宮景區內,全長5000米,現已開放840米,最寬處30余米,窄處僅有2米,最高處約80余米,分為六個廳堂。龍宮有著全國最長、最美麗的水溶洞,還有著多類型的喀斯特景觀,被游客贊譽為“大自然的大奇跡”。龍宮水溶洞是大自然幾千萬年來精工雕琢成的精品,是龍宮風景區主體景點和有別于國內其它風景名勝區的招牌景觀。
龍宮風景區地下暗河豐富,地下水系復雜,地下水流忽而潛出地表,忽而潛入地底,串珠式貫穿在多個山體中,由于水流沿斷裂帶和隔水層邊界伏流對巖石的沖刷和侵蝕作用,使山體中形成千奇百怪的鐘乳景觀,有如地底水晶宮殿。水溶洞的長度、景觀價值都是國內規模最大,獨一無二,世界罕見的。
70、唯一侗族生態博物館-堂安侗寨
堂安侗寨位于貴州省黎平縣肇興鄉,距肇興鄉5公里,距黎平縣城75公里。侗寨居住著侗族村民160余戶,800多人,住戶散居在“班柏”、“幾定”兩支山脈和“貴近”沖。房屋大多數取南北向,全寨人以贏陸兩姓為主,還有潘、藍、吳、楊、石七種姓氏和睦相處。是中國和挪威合作建立的世界上唯一的一座侗族生態博物館。由于歷史上侗族沒有文字,因此,堂安到底建于什么時候,從書本上已很難考證了,但據當地侗族長者口述,堂安已有700多年的歷史了。
“侗寨有三寶,鼓樓、大歌、風雨橋”,堂安也不例外。堂安侗寨四面青山,峰巒疊嶂,阡陌縱橫,梯田層疊。山腰間的民居依山就勢,懸空吊腳。井然有序。寨中的鼓樓是該寨的吉祥物,可以扣住侗家人的靈魂。鼓樓與戲樓、歌坪形成三位一體,顯示出侗族村寨的特征。寨中四通八達,小徑曲曲。寨中信道均用青石板墁地。九條出寨子的路口都建有寨門,寨子中的附屬設施還有禾晾、谷倉、水碾、石碓榨油房、魚塘、井亭、祭薩塘等建筑物,具有獨特文化個性。寨子中間,還有一塊墓地,有墳十余座,多為清代所建,雕龍刻鳳,卷草花紋等工藝精美,是堂安侗族文化遺產的另一種體現。
71、侗族人口居住最密集地-車江侗寨
車江侗寨位于貴州省榕江縣,又稱三寶侗寨。這里是榕江縣城以北,黔東南最大的平壩。其民風淳樸,民族風情濃郁。整個三寶侗寨由許多規模不同的寨子組成,可分為上寶、中寶、下寶三個部分。是全國侗族人口居住最密集的地方,號稱“千戶侗寨”。
這里有著名的“薩瑪節”,“薩瑪節”是車江侗寨最為熱鬧的節日。到薩瑪祠里拜拜,可以表示你對于女英雄的崇敬之情,也可以為自己及家人祈福。還可以沿著車江河堤走走,看看這里罕見的古榕樹群,你也可以欣賞到古榕抱碑,情侶雕塑等獨特的景觀。
72、現存藝術性最高的文廟之一-安順文廟
安順文廟位于貴州省安順市東北之黌學壩。始建于明代洪武初年,幾次增建、修復,臻于完備,現存建筑22處。占地約8000平方米,沿中軸線依次抬升對稱分布的,是一座規模宏大、布局嚴謹、莊嚴典雅的古建筑群。建筑群。1982年,貴州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現今中國保存下來的建筑最完整、藝術性最高的文廟之一。
文廟在當時是安順傳授儒學的最高場所,整座建筑是以石雕藝術為主要特色的壇廟與儒學合一的古建筑群,充分表現了孔廟的威嚴莊重。最著名的是大殿前兩根龍柱,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它們是由整石透雕而成,集深淺浮雕、鏤空雕、圓雕等多種石雕技藝與一身,可以說是舉世無雙,尤為值得一看。
73、唯一少數民族婚俗博物館-劉氏莊園
興義劉氏莊園座落于貴州黔西南興義城南的下五屯街道辦事處,距興義市市區約2公里。始建于清嘉慶年間,是中國占地面積最大的“屯堡”式地主、軍閥建筑群。由中西合璧的大小13座四合院組成,南北長360米、東西寬130米,占地70畝,為民國初年在貴州政壇顯赫一時的督軍、省長劉顯世和游擊隊軍司令、滇黔邊務督辦劉顯潛的故居。
劉氏莊園始建于清嘉慶年間,隨著劉氏家族的不斷壯大發跡,建筑也不斷擴大。到民國期間,又大興土木,使之成為全省最大的私家莊園?,F存忠義祠、花廳、書齋、劉顯潛居室、家廟、校場壩,部分城垣、炮樓及法式建筑各一棟。
劉氏莊園宏偉壯觀,至今主體建筑基本保持原貌。1985年11月,貴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10月在莊園內建成“貴州民族婚俗博物館”,現是全國唯一的少數民族婚俗博物館。劉氏莊園是一處具有較高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近現代建筑,保存如此完整的莊園,在貴州乃至國內已不多見。
劉氏莊園既有中西合璧的風格,又有清代典型南方民居的建筑特點。整個莊園內各中式封閉四合院相對分散,又院院相連,相互襯托,交相輝映。
貴州民族婚俗博物館設在劉氏莊園內,該館的《貴州少數民族婚俗展覽》,包括六個部分,展出有關文物381件,圖片129幅,輔以婚裝人物模特、情歌錄音和婚禮錄相。該館現有傳情媒介、戀愛信物、婚禮用品、新婚盛裝、洞房設施、生育用具等方面的藏品681件。
實際上,貴州省傳統的民族婚俗可以說是千姿百態,同一民族由于地區或支系不同,示愛的方式也不同。諸如民族節日、趕轉集和農閑時的游方等,都是青年男女交友擇偶的場所和良機。
74、最大黑葉猴分布地-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貴州麻陽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銅仁地區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及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接壤處,是目前我國黑葉猴分布最密集,數量最多的地區,亦是全球最大的黑葉猴種群分布地。有76群730只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葉猴分布在這里。
黑葉猴是聯合國”紅皮書“內的瀕危動物保護對象,目前全球僅存2200只到2500只左右,僅分布于貴州、廣西等地。在貴州黑葉猴主要分布在麻陽河和洪渡河的峽谷地帶,峽谷內林密境幽,溶洞成群,河水清澈透底,的黑葉猴等珍稀動物的理想棲息之地。這些精靈們在此安居,在叢林中覓食,在山谷里玩耍,自由自在的繁衍生存。之所以能成為黑葉猴的天堂,與麻陽河的地理條件有關。
麻陽河保護區熱量豐富,雨量充沛,濕度適中。森林覆蓋率高,自然條件優越。區內以奇特、險峻、幽奧的喀斯特地貌景觀為主,以原始的常綠闊葉林為陪襯,以峽谷溪流為靈魂,其間峰巒巖石千姿百態,溪流涌泉,溶洞變化多端。這里不僅有黑葉猴群攀躍嬉戲于其間,同時麻陽河保護區也是各種動植物的天然寶庫,有國家保護植物7種,一級保護動物兩種,二級保護動物共23種。麻陽河保護區是人們觀賞黑葉猴,休閑度假,旅游觀光,科學考察的理想地方,具有極大的生態旅游開發潛力。
麻陽河保護區始建于1987年,2003年經國務院批準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4年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保護區總面積31113公頃,是以保護珍稀瀕危物種國家ⅰ級保護動物黑葉猴及其棲息地為首要目的的野生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不僅有幽深的峽谷風光、神秘的溶洞探奇、奇特的像形山石,還有醉人的森林景觀、群猴樂園。其景點有黑葉猴王國、河谷景觀、老鷹巖、石牌、國畫石、月亮石、朱家洞、大河壩溫泉等二十多個景點。
保護區交通方便,距縣城僅24公里,可乘車前往,亦可乘船經烏江到思渠或洪渡起岸,沿途除烏江百里畫廓風光饒有奇趣外,進入保護區后綺麗的風光更使人耳目一新。區內高大雄偉的石灰巖斷層,切割幽深的河谷,清冽平緩的流水,河道中矮小的斷層形成的落差景觀,可以說是一步一景,美不勝收。
75、最大的蘆笙制作基地-新光苗寨
新光村座落于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舟溪鎮,現有130多戶人家,其中有60多戶100多人從事蘆笙加工制作業,被稱為全國最大的蘆笙制作基地。該村村民傳承了祖上的傳統蘆笙制作手藝,人人技術全面、精湛,能夠制作周邊各縣所需的各類風格蘆笙,而且在品質上無人能比。其制作的蘆笙做工精致,曲調優美,深受廣大蘆笙愛好者的喜愛。目前,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蘆笙愛好者、銷售商等到該村下訂單定制蘆笙,甚至在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都有該村制作的蘆笙出現。
蘆笙是黔東南群眾特別喜愛的一種古老樂器,逢年過節,他們都要舉行蘆笙會,慶祝自己的民族節日。新光村村民在蘆笙制作工藝上有獨到的秘技,保證制作出的蘆笙在音質、音色、音量上都非常出眾,這也是新光村確立其苗族蘆笙制作地位的一大因素。2006年,苗族蘆笙制作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76、最神秘的生育習俗-占里換花草
在貴州省黔東南自治州的從江縣,有一個侗族村寨名叫占里。它隱身于海拔380米的都柳江沿岸四寨河口北上的山谷間,距從江縣城僅20公里,土地面積大約為15.97平方公里。然而如此一個小地方卻創造了建國來令世人驚嘆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始終近乎為零的記錄,這在人口普遍大幅度增長的年代里堪稱一大奇跡。
占里自從建國以來有人口記載文獻的1952年開始截至2000年,整48年里,占里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幾近為零。在占里人口增長的速度明顯要比下降的速度慢得多。占里侗族生育習俗作為自覺控制人口增長的一個典范,有著豐厚的民族文化積淀,是從人口過渡增長到自覺控制生育,逐漸形成了自覺生育的習俗。占里生育習俗的神秘之處不僅僅是人口的零增長,還有就是一家一戶兩個孩子,且絕大多數是一男一女的比例,這得益于占里神秘的“換花草”。
77、最完整的白云巖喀斯特地貌-云臺山
云臺山位于貴州省施秉縣北部,距縣城區13公里。云臺山風景區是(氵舞)陽河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主要組成部分,由云臺山、外營臺、轎頂山及大田垴等群峰組成。面積約210平方公里,主峰團侖巖海拔1066米,突起于群山之間,因山形“四面削成,獨出于云霄之半”,山巔如臺,加之云霧繚繞,故名云臺山。2008年,經貴州省政府批準,施秉縣云臺山景區被列為了“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批申報世界自然遺產預選地之一。
云臺山以原始自然生態、天象奇觀、奇峰麗水、佛教遺址、道教古剎等自然和人文景觀為特色。分為云臺山、排云關兩大旅游片區,規劃景點24處,山間珍稀植物近400種,珍貴動物近百種,被稱為“植物寶盆、動物寶庫”,是貴州東線探險尋幽的旅游寶地。當游人置身山巔極目遠眺,萬山叢中支騰霧繞,如白龍翻滾,山中流泉淙淙,均從喀斯特地貌的石縫間噴出,不受污染,清澈可掬。云臺山之所以迷人,貴在“云”上。夏季的早晨,朝陽出處,云蒸霞蔚,瞬息萬變,有如一幅變幻不定的魔畫。
78、面積最大的禿杉保護區-雷公山
雷公山,位于貴州省東南部雷山縣境內,海拔2178.8米。雷公山,苗語意為雷公居住的地方。山上夏季雷暴頻繁,山也因此得名。它不僅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級森林公園,而且是人類寶貴的自然遺產和中華民族的絢麗瑰寶,被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稱為“當今人類保存最完好的一塊未受污染的生態文化凈地,是人類返璞歸真、回歸大自然的理想王國,是世界十大森林旅游勝地之一?!?
區內生物資源豐富,生態優美。各類生物近2000余種,列入國家保護的珍稀、瀕危動植物43種,尤其是“活化石”植物-禿杉,是中國特有一類保護樹種,且是全國面積最大,數量最多,保存最完整,原生性最強的一處,是中亞熱帶唯一的天然禿杉研究基地??偯娣e47300公頃,區內保存完好的禿杉天然林有35片,面積約15公頃,最大一片面積約2公頃,主要分布在雷公山東南坡的溝谷地帶。據初步統計,胸徑在10厘米以上的現存5000多株,樹姿優美、挺拔,最大的高達近50米,枝條呈弧形,彎曲向外伸展達七八米以上。
79、第一座民族文化生態博物館-梭戛
梭戛苗族生態博物館位于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與織金縣的交界處的梭戛鄉,海拔1400—2200米,面積120平方公里。所轄12個社區(自然村寨),總人口5000余人,距六枝特區政府所在地40公里。梭戛生態博物館是中(國)挪(威)兩國元首——江澤民總書記和哈拉爾五世共同簽署的文化項目,于1998年10月31日建成開館。梭戛生態博物館是亞洲第一座民族文化生態博物館。
梭戛鄉至今仍過著男耕女織的農耕生活,延續著一種古老的、以長角頭飾為象征的獨特的苗族文化。這種文化非常古樸,有原始的平等、民主風尚,有豐富的婚戀、喪葬和祭祀禮儀,有別具風格的音樂舞蹈和十分精美的刺繡藝術。生態博物館的建立就是為了保護和延續這支獨特的苗族文化。
80、苗族最神秘隆重的節日-鼓藏節
鼓藏節是苗族最神秘隆重的節日,也叫“祭鼓節”、“牯藏節”等名稱。隔十三年舉辦一次,每屆要連續舉辦四年的儀式活動,才算完結,其規模之宏大,形式之奇特,寓意之豐繁,堪稱華夏民族文化之一絕。 苗族祭鼓,源于相傳苗族的女性始祖——妹榜妹留最初是從楓木樹心孿生的,苗族先民認為人死后靈魂只是一種轉移,而楓木制成的木鼓便是祖先的歸宿之所,只有敲擊木鼓,才能喚起祖宗的靈魂。因而祭祀祖宗就用祭鼓的方式來體現。
鼓藏節是黔東南、桂西北苗族最隆重的祭祖儀式。節日由苗族各姓牯臟頭組織。一般在歷史上關系較密切的村寨間進行,牯臟節有小牯大牯之分。小牯每年一次,時間多在初春與秋后農閑季節,吃牯村寨殺豬宰牛邀請親友聚會,其間舉行斗牛、吹蘆笙活動;大牯一般13年舉行一次,輪到之寨為東道?!瓣舨毓潯钡闹匾獌热菔菤⑴<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