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奇風異俗 > 福建山腰村奇怪風俗:男人活著姓楊,死后姓辛

福建山腰村奇怪風俗:男人活著姓楊,死后姓辛

作者:不詳來源:網絡2019-10-9 10:49:14
福建山腰村奇怪風俗:男人活著姓楊,死后姓辛

在福建省東南沿海,有一個看上去毫不起眼的村子,叫山腰村。山腰村有一個古老而奇特風俗:村里男人活著時姓楊,死后改姓為辛。這是怎么回事呢?

山腰村,隸屬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山霞鎮。整個村子建在半山腰,因而得名“山腰村”。山腰村四面環山,風景秀麗,全村面積約7.5平方公里。在以前,山腰村由于地處山腰,可耕種的土地面積不多,村民靠采石、石頭加工等為生,經濟比較落后。如今山腰村發展多種經營模式,村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

山腰村下轄山腰、東山、下塘、前亭、頂后垵、下后垵、東格7個自然村。其中,東山、下塘、頂后垵3個自然村,加上山腰自然村的一部分,共計2000名男性,遵循“死辛活楊”的風俗習慣,即活著時姓楊,死后改姓為辛。

在活著時,他們的身份證、戶口本等上面,全部是姓楊。去世后,祭文、墓碑等所有用到姓氏的地方都改為姓辛。

這樣的風俗習慣,已經延續了400多年。至今仍然在延續之中。因此,村里共有兩個祠堂,一個是屬于“活楊”的東祠堂,一個是屬于“死辛”的西祠堂。而且,兩個祠堂大門匾額的題字都不一樣。東祠堂寫著“四知傳芳”,西祠堂則寫著“梓園世澤”——不同的題字,傳遞出的信號耐人尋味。

對于“死辛活楊”風俗習慣的由來,山腰村上年紀的老人,都能夠說出一點緣由。根據記載族譜的楊錫欽、楊聰法等老人的敘述,大概可以梳理出這樣一段故事。

山腰村的村民,最初并非姓楊,而是姓辛。在400多年前,辛氏的先祖從隴西(今甘肅臨洮)遷徙而來,在福建省東南沿海扎根下來,繁衍生息。

明朝時期,辛氏有人在朝廷里做官,因為犯法,導致辛氏遭到滅族之災。至于犯法的細節,有兩種說法。

一是有一個辛氏男孩在朝廷做到司禮監的職位,人稱辛禮監。有一年,惠安縣東嶺鎮張坑村出了一名武將張昌尉,曾帶兵平柳州反賊,立下功勞。嘉靖皇帝派辛禮監傳詔書,宣張昌尉進京。張昌尉的家族在當地橫行霸道,是一個禍害。辛禮監擔心張家的人加官晉爵,對惠安百姓不利,就擅自更改了詔書,致使張昌尉誤認為皇帝要降罪于他,自盡身亡。嘉靖皇帝知道后,龍顏大怒,下令將辛禮監抄家滅族。

二是明朝嘉靖時期,一名辛氏后人做了通判,人稱辛通判。辛通判的侄子打死了征糧稅的人員,被奸臣上奏是辛通判教唆所為。這還了得?嘉靖皇帝下旨抄家滅族。

后面的故事又統一了。山霞鎮山腰村人楊家有一女,嫁到山霞鎮后洋村東官嶺的辛門為媳婦。當官兵前來后洋村抄家滅族時,楊姓女子準備回家。她見到后洋村里火光四起,殺聲不絕,知道大禍臨頭,就趕緊回到山腰村娘家。在山腰村娘家的悉心照顧下,楊姓女子生下了一個兒子。

楊姓女子由于延續了辛氏的血脈,被尊稱為“始祖媽”?!笆甲鎷尅睘榱烁屑つ锛?,向天發誓,不僅兒子姓楊,此后世世代代后人生者為楊姓,死后香火才歸辛姓。由此,山腰村的所有男性都姓楊,死后才回歸本姓為辛。

由于女性成年后要外嫁,屬于他族之人,故不用遵守“死辛活楊”的風俗習慣,死后不需要改回辛姓。

至今,“死辛活楊”的風俗習慣已傳承了20多代。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聯系我們 電子郵件聯系我們

吉ICP備13004070號-14   吉公網安備22012202000031號

被做爽了的细节过程 美姑县| 沾益县| 荆州市| 天柱县| 鄂尔多斯市| 黄龙县| 永仁县| 塔河县| 库尔勒市| 城口县| 上思县| 抚州市| 内黄县| 南阳市| 阿城市| 铁力市| 江油市| 辉南县| 铜川市| 文昌市| 鹤岗市| 齐河县| 富民县| 舟山市| 沈丘县| 云林县| 灵川县| 阿坝县| 泰州市| 布尔津县| 枝江市| 富宁县| 龙泉市| 肥城市| 永济市| 治县。| 遂宁市| 安仁县| 万载县| 家居| 莱芜市| http://www.123.com http://www.123.com http://www.124.com